吟誦經典 傳承文化
● 第二十一屆藝術節之詩歌朗誦比賽圓滿落幕 ●
在這寒來暑往中,造就了華夏絕美的詩詞,誦讀經典,傳承文化,這是每個炎黃子孫肩上的責任,為了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感受詩詞魅力,激發同學們學習語文的興趣,也為了給同學們提供展現自我、發展自我的舞臺。12月6日晚上,成都美視學校中學部成功舉辦了第二十一屆藝術節之詩歌朗誦決賽。本次決賽共有16個節目參加,其中比賽節目13個,同學們用深情的朗誦、真情的演繹,為我們帶來一場視聽盛宴,展現了美視學子青春的風采,弘揚了華夏之風骨,得到了評委老師和家長的一致好評。

活動現場
本次比賽,以“吟誦經典,傳承文化”為主題,同學們以“誦”為主,形式創新,集文學、美術、音樂、舞蹈于一體,融合共生,相得益彰,朗讀鏗鏘,舞姿優美,可謂饕餮盛宴!真正做到了悅眼悅耳又悅心!

活動現場
今年的詩歌朗誦作品整體水平非常高,
真正體現了魔創教育的“三創”精神!
亮點一 創新
本次比賽學生參與面廣,有不少的節目參加人員多,讓更多學生得到鍛煉和提高。7.2班的《少年中國說》,全班參加,在活動過程中增強了班級凝聚力、榮譽感,8.2班《相信未來》、7.1班《滿江紅》。多人參與朗誦活動,更鍛煉了學生的團隊合作和協調能力。

《滿江紅》
本次決賽另一個創新之處是出現了原創詩歌作品。詩歌《黃土高原》就是南山詩社同學自己創作的,作品內容文化厚重加上出色的朗讀表現,讓本詩社成功贏得了全校師生和家長的認可!
《黃土高原》

創作 亮點二
本次比賽,同學們以誦讀為主,形式多樣。有的朗誦輔以舞蹈,8.1班的《只此青綠》,妙曼的舞姿,青綠腰的定格都令人驚嘆,更有在朗誦中輔以多種表現形式,很好的表達出作品的內容;10.1班的《長恨歌》,以朗讀為主,輔以唱腔和情境演繹,這種創造性的朗誦,巧妙的抓住了觀眾的心,引起了共鳴!從這些作品表現可以看出同學們對作品的深入理解和豐富的創造力。

《長恨歌》
亮點三 創品
年輕一代的學子,應是薪火的傳遞者,更應成為文化的繼承者。同學們的朗讀給了評委老師大大的驚喜,他們在用實際行動告訴大家什么叫傳承者,8.3班的《青衣》,深情的朗誦中穿插著京劇演唱,演唱一開嗓,帶給觀眾強烈的聽覺沖擊,那唱腔字正腔圓,戲曲功底深厚,只要留心觀察:你會發現她們擺放的舞臺道具,竟然用的是川劇戲曲中的清音服裝和檀板、竹鼓,四川清音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從這些小細節處,評委老師更看到了同學們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和敬畏之心!這也是家國情懷的體現。

《青衣》
本次比賽更涌現了大批綜合素質優秀的學生,10.2班張皓、唐楚涵,8.3班馬渝婷,7.3班雷子懿,《月光下的中國》的四位同學,他們用實力贏得了現場的喝彩和評委老師的肯定。

《月光下的中國》
誦讀展風采,青春恰自來。通過本次詩歌朗誦,同學們將自己的情感與詩歌完美融合,用自己聲音的力量喚起聽者內心的共鳴。他們像是詩中的旅人,在詩行中翱翔,與文化的蒼穹交融,感悟著詩意年華、善美人生。






為了更好的提升學科素養,語文組老師還組織詩配畫團扇制作活動,并于本周進行展示。一把把團扇在同學們手中變換為精美的作品,令人驚嘆不已,真的是“巧手繪團扇,詩韻傳經典”!團扇最早出現在商代,是中國傳統的手工藝品,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凝結了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同時它還有著"團圓、友善、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



一把把小小團扇,如同打開了通向歷史煙雨的窗,璀璨奪目熠熠生輝。
一輪團扇醉香風,疑似瑤臺仙境中!指尖靈動的是藝術,傳承的是文化。
序幕落下,余韻猶在,詩文輕音,浸潤耳目,學校將繼續為學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臺,讓同學們與詩意相約、與文字相伴、與美好相隨!同學們,明年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