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語/Introduction
3月14日,國際數學日(Pi Day)如約而至。這一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于 2019 年批準確定的日子,旨在彰顯數學在人類文明進程中的基石作用,激發數學創新活力,傳播數學之美與實用價值。融合部的同學們圍繞這一主題,展開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旨在激發對數學的興趣,提升科學素養。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動共包含12個節目,各班同學自主構思、策劃并實施。從創意構思到舞臺呈現,同學們集思廣益,發揮創造性思維,充分展現了自主探究與團隊協作的能力。節目形式多樣,涵蓋歌曲、舞蹈、游戲、短片、魔術等,精彩紛呈,趣味無限。

小短劇 “Pi 的課堂”
同學們分飾老師、同學等角色,再現了關于圓周率這一知識點的數學課堂學習場景。同學們還準備了PPT科普相關內容,搭配精心設計的詼諧劇情,幽默與知識同時輸出,讓觀眾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了相關知識。

魔術表演“卡牌找卡 Pi”
魔術師隨機邀請臺下一位同學上臺抽取一張撲克牌,隨后大秀 “魔法”,將撲克牌變為 3.14,引發臺下尖叫連連。

互動 “Enjoy the Pi”
表演者們為大家帶來了關于圓周率的表演與科普。同學們先講解圓周率的來歷,再抽取兩組觀眾上臺比賽吃派,最后進行問答環節。在美食與笑聲中,大家享受著知識的“美味”。

舞蹈 “Pi 的魔力The magic of Pi”
伴隨著《圓周率之歌》,同學們圍成一圈,模擬圓的形狀轉圈圈。魔性的歌曲、歡樂的節奏、活力的舞蹈讓觀眾忍不住跟著舞動,在被“洗腦”的舞蹈中開懷大笑。

歌曲 “圈圈圓圓圈圈”
同學們別出心裁地借用了林俊杰的經典流行曲目《江南》,熟悉的旋律、美妙的歌聲,讓大家愜意地穿梭在 “圈圈圓圓” 中。

創意秀 “3點14分我在干什么”
“3點14分我在干什么?”,同學們抓取3點14分這個時間點,發揮細致的觀察能力,放大這個時間段學校中“眾生相”,用默劇的形式進行模仿,抽象又還原的表演讓在座的同學好像都在里面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忍不住會心一笑。

講解 “Pi 計劃”
主講同學講解圓周率的計算公式,講述祖沖之與圓周率的故事,然后通過抽問的方式與觀眾互動,大家其樂融融,共同學習。

演出 “Pi Pi 窮年”
同學們用投入的演出帶來了一場關于圓周率的視覺盛宴,用 “時光機” 請出古今中外關于圓周率的數學家,拋出問題,讓觀眾暢游在數學的海洋中。

短片 “重生之我是無理數”
同學們用視頻的方式,以獨特的敘述語言,圖文并茂地講述了圓周率的由來,生動有趣,令人印象深刻。


接下來的三個節目通過游戲的方式展開,充分調動了同學們的參與熱情。
“男生女生向前沖”
游戲分兩個環節,一是畫圓默契挑戰,兩位同學組隊上臺畫圓,肉眼可見最圓的小組獲勝;二是猜謎語挑戰,圍繞 “pi”“數學” 或 “圓” 展開,隨機抽取臺下觀眾回答。現場同學們熱情參與,現場氣氛火熱。

“我是配‘角’,不敢吃醋”
游戲包含猜角度和計算題目,同學們舉手搶答,在不喪失趣味性的同時,讓同學們感受到數學的奧秘以及在生活中的運用。

“記憶大比拼 & 指尖上的秒殺”
“記憶大比拼”環節,參賽者有45秒背誦圓周率小數點后30位,30秒在白板作答,全對者獲獎;“指尖上的秒殺”環節,每輪八人參加,掐秒表時間離3秒14最近的三人獲勝。

Pi Day 是弘揚數學文化、激發科學探索精神的全球性節日,融合部舉辦這一主題活動具有深遠的教育意義。通過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同學們跳出課本框架,親身感受數學的抽象之美與實踐價值。活動不僅點燃了對邏輯推理與創新思維的熱情,更以生動的形式展現了數學在科技、藝術、生活等領域的廣泛應用。在活動中,同學們提高了數學技能,鍛煉了創造性思維與溝通技巧,加強了團隊協作精神。這種寓教于樂的方式,彰顯了學部全人教育的教學理念,為培養未來數字時代的創新型人才播下種子。希望同學們再接再厲,以理性思維與創造力擁抱更廣闊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