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小實驗
多元科學展
積極探究 勤于思考 勇于嘗試
驚奇是科學的種子
科學是永無止境的
總有奇妙的事物
等著我們去發現
探索真理的過程
雖曲折艱辛
卻比直接占有真理
更難為可貴
美視融合部秉承“兼容并蓄,融合創新”的教學理念, 一直在探索中西教育優勢互補的道路上不斷探究與總結。
4月28日,為豐富校園文化建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一年一度的科學展duang duang duang 又來啦!
科學展為學生提供了研究和設計關于他們個人感興趣的話題的實驗機會。學生根據平時課堂上單元里的某個話題,自行設計、展開實驗。在多次試驗后,論證或者推翻了自己關于該實驗的猜測,在科學展覽會上,學生將用所學知識和技能,通過五分鐘的演講來展現他們的話題。這是IB課程在實際生活中應用的體現,我們真真切切感受到“知識就是力量”,將平時呈現在課本里的理論與知識論證一番,學以致用。
下面我們來看看今年十年級的同學都對哪些問題感興趣呢?
學生一提到“民以食為天”,可是如何保存食物,確保其健康且美味卻是大家值得思考的問題。
學生提出兩種可能能夠保存食物的方法:放置于冰箱或者加糖
他的材料主要是橙子和白糖,他將兩個橙子分成八塊,放在四個袋子里,各為一組,并提出四種假設:
①放置于空氣中的橙子變質最快
②放了白糖的橙子變質次之
③放置在冰箱里的橙子變質速度第三
④最后變質的是既放了白糖又放置于冰箱里的橙子

在經過長達11天顯微鏡下四組橙子微生物含量的對比后,不出所料,結果與自己的假測完全一致,領略了科學的神奇與奧妙,用數據驗證和肯定了自己的假設。
學生二留意到在高樓聳立的今天,正方形,三角形,拱形哪一種才是最適合修高樓大廈的形狀呢?如何確保建筑的穩定性?
學生猜測三角形是最能承受重量的圖形。
學生以白紙和牙簽作為道具,將牙簽拼成這三種圖形后,在上方放置同等重量的水,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兩組牙簽均被壓垮,實驗的結果與他的猜測大相徑庭,事實上拱形才是穩固性最高的形狀。

學生指出用數據論證的科學實驗讓他大吃一驚,原來人的感覺并不一定可靠,我們應該保持科學的方法看待和解決問題。
學生三的話題很有意思,她提出口罩在當今已變成了生活必須品,不同口罩對人們的心跳是否有不同的影響呢?她將布口罩、外科口罩、N95口罩(有閥門和無閥門)分別做測試,論證了自己的假設。

我們再來看看其他同學感興趣的部分話題吧:
鹽如何影響腐蝕的速度?

對植物最好的肥料是?
在早上7至9點時,光伏太陽能電池板生電會降低多少?
在實踐中學習,在學習中實踐。站在海報前的同學們,向同學和老師陳述自己從材料準備,到實驗過程,展示記錄下的數據,再到得出結論,有些同學同時提出了自己認為這個實驗中的不足和遺憾,讓師生共同感受到了他們嚴謹的思維和認真的學習態度。
英國著名哲學家培根在他的《論讀書》中曾說過:“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生動。”一切自然科學都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生在科學知識的海洋里揚帆起航,獨立思考,大膽假設,謹慎求證,及時反思。希望美視的每一位同學都能在學部精心打造的探究課程里,收獲未來發展的無限可能,逐漸成為卓爾不群的終身學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