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月的風掠過校園,將春天的氣息編織成生命的韻律。睿思講壇第二期如約而至——當呼吸解開肌肉記憶的密碼。在這個萬物舒展的季節,我們的身體也該像抽枝的新芽般自由生長。
為響應2025年全國兩會“關于青少年身心健康一體教育”的號召,4月2日18:30-19:30,成都美視學校多功能廳化作身心交響的舞臺,牟威院長帶來“身體健康與形體管理”公益講座,中國部·中學邀請了家長代表、教師代表及高一、高二全體學生共同聆聽肌肉深處的情緒私語。


體態
藏在骨骼里的情緒密碼
你是否注意到,當陷入焦慮時,雙肩會不自覺地高聳?遭遇委屈時,胸腔仿佛被無形的手攥緊?哈佛大學的體態心理學研究證實,我們的身體如同精密的記錄儀,將每一種情緒都刻進肌肉的紋路里。那些經年累月形成的含胸駝背,實則是心靈在歲月長河中筑起的防御工事;那些僵硬如鐵的肩頸肌肉,可能封存著未被釋放的壓力與悲傷。

就像敦煌壁畫中的飛天始終保持著優美的 S 型曲線,我們的身體本應是自然流動的藝術品。但現代生活的快節奏讓許多人淪為“屏幕前的蝦米”,當頸椎前傾的角度超過生理極限,當骨盆在久坐中悄然失衡,這些身體的“變形記”正在悄然改寫我們的情緒腳本。

呼吸
解開身體枷鎖的萬能鑰匙
瑜伽大師艾揚格說:“呼吸是連接身體與心靈的橋梁。”當我們學會用腹式呼吸替代淺短的胸式呼吸,就如同為禁錮的肌肉注入了鮮活的泉水。吸氣時,想象氣流從鼻腔涌入丹田,如同晨露浸潤干涸的河床;呼氣時,讓濁氣順著脊柱緩緩排出,仿佛秋風掃落枝頭的枯葉。
日本生理學家發現,規律的腹式呼吸能使副交感神經活躍,促進內啡肽分泌,這種“天然的抗抑郁劑”能有效撫平焦慮的褶皺。更神奇的是,特定的呼吸節奏還能重塑肌肉記憶:每天 10 分鐘的“4-7-8 呼吸法”(吸氣 4 秒,屏息 7 秒,呼氣 8 秒),能像橡皮擦一樣逐漸擦去沉積在筋膜中的負面情緒。

重塑
讓身體成為情緒的抒情詩
在本次講座中,我們跟隨牟威院長,體驗一套專為現代人設計的“體態情緒療愈術”。這套融合了舞蹈療愈與筋膜放松的課程,通過“脊柱螺旋運動”“胸腔開合訓練”等創新練習,讓僵硬的肌肉重獲彈性,讓禁錮的情緒找到出口。

就像鋼琴家通過調整琴鍵的張力來獲得完美音色,我們的身體也需要定期進行“情緒調音”。當肩胛回歸正確的位置,當骨盆重新承載起生命的重量,你會發現那些困擾已久的情緒陰霾,正隨著身體的舒展悄然消散。這不僅是一次體態矯正,更是一場深入細胞層面的情緒大掃除。

當夕陽的余暉為教學樓鍍上金邊,讓我們暫時放下手中的書本,用身體去感受生命最本真的韻律。我們相約多功能廳,在專業導師的引領下,通過呼吸與體式的對話,解開肌肉記憶中的情緒密碼。我們收獲的不僅是優雅的體態,更是一套終身受用的情緒管理秘籍。讓每一次呼吸都成為自我療愈的契機,讓每一寸肌肉都書寫著自由與從容的詩篇。